(內有照片,會害怕者請自行斟酌閱讀)


說到這個餵母乳的殺手──乳腺炎,大概有很多新手媽媽如我一樣困擾吧!

說實在的,一直到現在,我都不太懂為什麼會在產後的短短二個多月內,我的乳腺炎病史就慘到二次發高燒、二次抽膿、一次開到引流,而目前還在持續引流(我想醫生大概是想要讓內部「乾淨」一點吧)。

如果GOOGLE乳腺炎,大概可以找出上萬筆資料,仔細一看也會發現有相當多的母乳媽媽有過這個疾病,其中大概有十分之一需要開刀引流,或是因為乳腺炎而決定退奶了。

在我尋找乳腺炎的網路分享文時發現,這類關於病發過程的詳實記錄不多,而有關於開刀引流的更少了,所以,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,希望讓有這個狀況的媽媽們不要那麼緊張。

大概所有的人想到開刀就會覺得很可怕吧?但我安慰自己,這就像是胸部長了一個有膿包的大痘痘,所以必須要把它清乾淨,這樣想可能會比較好一點吧!廢話不多說,咱們就開始來看我這充滿艱辛的過程吧!

3/8下午,我生下小可後,就像所有不用功又沒人教的新手媽媽一樣,我天真的以為只要孩子生下來,母乳自然就會出現,然後,我就可以把小寶寶抓來吸奶,從此開始天倫之樂。結果當然不是,為避免離題,這過程我就不再多說了,等以後有機會再開另一篇敘述。

在生產完之後沒多久,我發現自己右邊乳房下方有一個像小指指甲大小的硬球,本來覺得應該是乳腺塞住造成的,但又聽說如果是塞住的硬塊應該會很痛,這個小硬球既不痛、從皮膚表面也看不出有什麼異狀,所以,我就沒有往這方面想了。

3/24突然開始發燒,因為還在餵母奶,知道醫生大概也不會有什麼積極治療,就沒有去看醫生(剛好這天是假日,沒有診所有開)。3/25持續發燒、而且相當畏寒,難受到不得了,再加上,當時左邊乳房漲奶漲到超痛,我便覺得應該是乳腺炎的關係,便跑到婦幼醫院掛急診。

其實,婦幼醫院是不收一般內外科的急診,但我跟老公不斷強調我應該是乳腺炎引起的發燒,且當時體溫已經燒到38.5度了,所以,我被帶往三樓產房等待醫生看診。

醫生來之後,看了看我左邊乳房說還好,還好心地幫我把漲到不行又有點塞住的乳腺通了一下(也就是幫我擠奶啦),我照例痛到唉唉叫,也照例被說水喝得太少、乳汁太稠。之後,我吊了兩筒點滴退燒,醫生開了點消炎止痛藥給我,就這麼回家了。而我還是忘了問醫生那顆莫名小硬塊的事。

回到家後,雖然退燒了,我的奶水卻突然大量減少,原本奶水的量已經可以餵飽小可,卻突然降到連原先的一半都不到,於是,我又陷入追奶地獄裡。

4/15左右,右邊的小硬塊突然逐漸變大,且典型的乳腺炎症狀:紅(皮膚表面發紅)、腫(患病變腫)、熱(發燒)、痛(患病疼痛),除了發燒外,這次都出現了,當時一直以為是又塞住了,還努力地熱敷、按摩、擠奶,可是都沒有比較好。因為隔兩天剛好是產後回診,就想說到時候再一起問醫生就好了。

 乳腺炎-1  
↑表面紅腫的胸部

4/17到婦產科時,告知醫生右胸硬塊的事,醫生用超音波幫我照時,才發現裡面已經化膿,他幫我掛了兩天後的一般外科門診,請外科醫生幫我處理(這時,我才知道,乳房的問題不歸婦產科管)。

在4/19之前,我諮詢了一位泌乳醫生、一位某醫院月子中心前護理長,才知道我看診的醫院其實並沒有乳房外科的專科醫生,而是由一般外科醫生兼任的,當下我的內心大打折扣,但因為這兩人也沒有很明確的要我趕快換醫院之類的建議,我也想說抽個膿應該還好,就還是維持原來的掛號。

4/19到了門診,醫生連超音波都沒有重新照(僅用婦產科醫生印出的那張)就告訴我說引流最快好,抽膿會一直反覆化膿,我當下害怕引流會斷了母乳路,右基於上述理由覺得可能沒有很專業,想要再諮詢看看,便請他抽膿就好,醫生僅從表面抽了4CC的膿,接著送驗要我一星期後回診看報告。

後來,我隱約感覺瞎瞎的,加上聯合醫院的病歷可以相通,我便改掛婦幼醫院的一般外科(其實就是乳房外科),找應該是比較專業的醫生去看報告了。

4/25細菌培養報告說沒有發現細菌、一切正常,但我整個患部還是很腫且會痛,醫生說那是正常的,只要表皮沒有紅腫就沒關係,而內部的腫塊要二三個月才會消,要我不要熱敷、不要按摩,會痛時冷敷一下,就這樣回家了。

但在這過程中,右胸的患部還是時不時會疼痛,表面壓下時,會有點腫腫的。但因為一直抱著「醫生說這是正常的」,而這麼繼續餵奶、擠奶,偶而因為某些睡姿而痛到哇哇叫。

當老公問我腫塊有沒有比較消時,我老是告訴他「不知道」,因為每天在摸、每天看著它,實在很難發現有什麼變化。但是,我一直深深地覺得再幾個月,硬塊就會消掉,然後,我就可以成為一隻稱職的乳牛了。

殊不知,後面還有更慘的事等著我,就讓我們下篇分曉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可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